更多>>

联系我们

地 址:武汉市硚口区古田二路长风路
    汇丰企业天地4栋Sohu楼1023室
联系人:吴老师
手 机:18171494729
投稿邮箱:1482848909@qq.com
您的位置:首页 > 行业新闻

翻译短缺 英语在中国是虚热

  首届中国社会科学学术出版论坛暨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建社三十五周年座谈会日前在京举行,专家、学者发出呼吁,中国的学术著作应该尽快“走出去”。不过,目前学术领域翻译力量的薄弱问题,是造成中国学术作品难出国门的****障碍之一。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中国史学会会长张海鹏看来,要弘扬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等学科的学术成就,一定要想办法使中国学术著作变成英文本。

  这是一个“残酷”的问题,在经济、文化甚至政治全球化的今天,翻译人才竟然还是中国“走出去”的瓶颈。据张海鹏介绍,“俄罗斯史学会希望在教科书中,正确反映中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当中所做的贡献,但是他们苦于找不到反映中国在抗日战争中付出努力的俄语著作。”

  在首次由中国举办的“世界考古。上海论坛”上,英国皇家科学院院士、76岁高龄的著名考古学家科林。伦福儒勋爵说,语言障碍和缺乏沟通,是世界了解中国历史、考古成就的****障碍。在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之前,也有很多人把中国不能获奖归罪于翻译。毋庸置疑,翻译人才短缺还是困扰中国“走出去”的瓶颈。

  在汉语为母语的中华大地上,英语是我国的第一外语,国人从小学就开始学习英语,在社会上英语培训班更是多如牛毛。按理说,我国英语翻译人才应该多到无处可用的地步,即使是一些专业领域也不该短缺,但现实是翻译人才严重短缺,已经制约了中国“走出去”的进程。

  这说明,英语在中国是虚热。正如有专家所言,在功利化的导向下,中国英语教育正陷入一个怪圈:很多大学生只会应付考试,学了十几年,能实现无障碍交流的人不超过百分之五。一个不争的事实是,轰轰烈烈的英语教育,不仅连优秀的笔译人员也没有培养多少,更别说口语翻译人才了。有人说,中国应该减少英语学习教育了,但在笔者看来,我国还需要加强英语学习教育,因为中国还亟须依靠英语翻译“走出去”。

  中华文明也是世界文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让中国“走出去”的意义重大。所以,加强培养外语人才势在必行,而且培养翻译高手迫在眉睫。中国的考古成就亟须翻译高手,中国的学术著作亟须翻译高手,中国的文学作品亟须翻译高手……中国“走出去”亟须翻译高手。中国要想在世界上取得话语权,就必须有翻译高手。